古詩詞作為語文課本中重要的一部分,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,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能給予我們一些寶貴的經(jīng)驗。今天,通過精心挑選的古詩詞,讓我們走進信衡,走進同學們的學習世界。
“如欲平治天下,當今之世,舍我其誰也?”——《孟子·公孫丑章句下·第十三節(jié)》
“讀書不下苦功,妄想顯榮,豈有此理?”——《圍爐夜話·第四則》
注解:
· 如欲平治天下,當今之世,舍我其誰也?
解釋:如果想使天下太平,在當今這個世界上,除了我還有誰呢?賞析:此句體現(xiàn)出孟子經(jīng)國治世的強烈意愿和自信,后常用此句形容自認為有經(jīng)國治世的才干,勇于擔當。
· 讀書不下苦功,妄想顯榮,豈有此理?
解釋:讀書若沒有下功夫苦讀,卻非分地想要顯達榮耀,天下哪里有這種道理呢?
賞析:此句說明了學習需要付出辛勤努力,而妄想通過空泛的想象獲得學問上的進步是不切實際的。
信衡的學子們憑著當今之世
舍我其誰的精神
在這條路上走得坦蕩
“舍我其誰”的精神是一種擔當
揭示了同學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
在學習中
不僅僅要有擔當
更需要努力
而且是十分努力
“擊石乃有火,不擊元無煙。人學始知道,不學非自然。萬事須己運,他得非我賢。青春須早為,豈能長少年?!?/span>
——孟郊 《勸學》
注解:
解釋:只有擊打石頭,才會有火花;如果不擊打,連一點兒煙也不冒出。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,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。青春年少時期就應(yīng)趁早努力,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“少年”嗎?
賞析:詩人在首聯(lián)中說只有擊打石頭,才會有火花,反之連一點煙也不冒出。通過這樣貼切形象的比喻,引出“勸學”這個主題,即頷聯(lián)所說的“人學始知道,不學非自然”,人也是如此,需要學習才能明白事理。當然了,光是學習理論知識還不夠,還需要自己去實踐,去運用,自己獲得了知識才能讓自己成長起來。最后一句,詩人諄諄教誨,要珍惜青春好年華,奮發(fā)向上,不要蹉跎,畢竟沒有人永遠是少年的時候!
詩人孟郊跨越千年時光
送來他的警戒之言
學習是需要實踐的
實踐學習到的
才是屬于自己的才能
才能夠真正的成長
不實踐那么一切都將是紙上談兵
他們有著新時代少年的擔當
所以逆流而上
最明媚的笑臉出現(xiàn)在他們臉上
標榜著青春的底色
燦爛且輝煌
青春的實質(zhì)是充實
青春的詩意是浪漫
青春的證明是無悔
青春須早為
豈能長少年
沒有人的青春是永遠的
但是,我們最美好的時光
就在此時
希望信衡的每一位學子
都能珍惜這段稍縱即逝的年華
編織出自己的錦繡華章
信衡高中 | 砥礪前行,共創(chuàng)佳績——信陽衡水高級中學期中聯(lián)考成績喜報
【家長必讀】想讓孩子考上大學,普高才是最優(yōu)選擇!
【必讀】優(yōu)秀的中考生看過來,這里有一份通知待查收!
家校共育,攜手同行——信陽衡水高級中學高一高二年級暑期家訪活動紀實